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时间:2009-06-23设置

  

    为更好地构建学院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体系,推动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于2009年6月2日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召开了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重点研讨了全院公共基础课程与警体课程的建设问题。四系两部主任及部分专业建设负责人、相关教师参加了会议。学院领导金川副院长出席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金副院长从宏观上简要阐述了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及其内涵发展特点,提出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两个体系的有机结合,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的警察教育正逐步由高中后普通学历教育向招录一体职前学历培训教育和大学后职前培训第二学历教育并存的格局发展,并会继续走向职前就业培训和职后岗位继续教育培训为主,保留少量警察专门性学历教育的新体系。构建富有警校特色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形成学生基础能力或称关键能力培养课程平台是促进我院学生具有可持续职业发展能力的有力保证和重要措施,它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要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尤其是提高法律职业教育、警察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充分重视公共基础平台课程的建设。
    会上,公共基础部赵英与祝成生两位老师分别就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构建、团队建设等作了介绍,警体部杨林老师从警察类专业与非警察类专业体育课程的设置作了说明。与会人员围绕学院公共平台课程的设置展开了热烈讨论,形成以下共识:
    第一,根据社会需求,重组公共平台课程体系,重配师资力量。社会需求决定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力大致可分为专业核心能力与关键发展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主要由专业核心课程来实现,关键发展能力事关学生可持续发展,主要由公共平台课程来实现。课程的开设要充分考虑现有师资能力与水平。
    第二,公共平台课程要注重学生基本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从服务专业看,又可划分为三类:为各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礼仪的课程;为部分专业服务的特色课程以及满足各专业学生个别需求的素质拓展提升课程等。
    第三,公共平台课程确定后,关键在实施效果,重点要在教学组织实施形式与考核方式上下功夫,确保学有所获,学有成效。
    研讨会上,金副院长还与公共基础部与会老师就思政课的组织实施、公共基础能力课程重组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研讨。此次研讨会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涉及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公共平台课程建设目标,对推动课程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