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动态铸警魂 科学发展育精英

时间:2009-06-08设置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深刻领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注重实践、注重应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紧密结合起来,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与做好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的指示精神,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本院工作实际高度结合,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三维动态铸警魂”工程,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升级。
    一、查找不足,解决问题,努力创新学生素质教育模式
    中央强调:“学习实践活动一定要着眼于解决问题,把查找和解决问题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查找差距对照实践来进行、制定措施以实践为依据、解决问题用实践来推动、检验成效以实践作标准。学院通过对先前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即“铸警魂”模式的调研、分析和探讨,认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践,把学院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成人成才,爱国敬业,服务社会,重在实践”的学生素质教育理念,创建了三维动态“铸警魂”的育人体系,即培养“三种意识”,打造“三个课堂”,实践“三个环节”。“三种意识”是指以“忠诚、责任、奉献”为核心的警魂精神,这是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灵魂,也是“铸警魂”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三个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体系的平台,即“课堂-校园-社会”,将素质教育融合于专业教学、警务化管理、社团活动及社会服务中。“三个环节”即通过大一励志教育――大二成才教育――大三回报教育三个德育训导链,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始业、专业、就业教育始终,这是素质教育体系的抓手,它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循序渐进,把握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步骤,体现了教育的科学性。这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三维立体的、在动态中铸造和检验“警魂”的系统工程,从而达成学生素质教育的“知行合一、内外互补”。
    二、全面协调,制度保障,全面落实学生素质教育工作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学生素质教育必须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培养系统化并可持续推进。通过大学习、大讨论,三维动态“铸警魂”教育体系已得到了全院师生的高度认可,教学、学管、政工、后勤等各条战线协调合作、分头实施,形成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上下联动、全员共进的育人机制。
    学院成立“素质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协同学生处共同负责推进“铸警魂”教育;加强管理人员队伍、队长辅导员队伍、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组成学生素质教育的“大政工体系”,共同承担育人责任;开展全院性的“素质教育研讨会”,为素质教育出谋划策;将“铸警魂”教育体系列入学院创示范项目,并配给400万资金资助,切实推进“铸警魂”教育。
    健全素质教育考核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并将测评表归入个人档案;对在执勤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嘉奖或表扬,并在学生素质测评中计分;将素质教育社会学分列入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等等,以制度形式保障素质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在三维动态“铸警魂”教育的统领下,学生管理规范和激励制度得以全面落实,学生中普遍形成了争优创模的良好氛围,校风建设呈现良好势头。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有95%的学生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学理论、求真知、铸警魂、高素质,成为学生普遍认识。
    三、 渲染“警”色,推进管理,充分凸显警校校园文化特色 
    学院注重自身特色文化挖掘,突出“警”色文化,大力开展警魂主题讲座、励志-成才-创业回报教育、警察节、校园艺术文化节、技能节、警务技能大比武等活动,让学生在“警”色文化中熏陶“警魂”。其中,“警察节”中的“金盾标兵PK”活动、“校园艺术文化节”中的“警院骄傲”最具魅力学子评比活动等都坚持用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感染人。克己奉公、因公殉职的车科健,不畏贫寒、默默奉献的田成明,勇于挑战、创业夺魁的谭小花,抗震救灾、安保奥运的赵玉峰等人的光辉事迹感动着每一个学子。学院形成了以先进的文化引领人、以“警”色文化促“警魂”的良好局面。
    同时,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大学习、大讨论,同学们对“铸警魂”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自觉提高了对自身的要求。警务化管理要求中的“二人成行、三人成列”、“四化”、“五统一”等规定,在全院学生中普遍推开,警务化管理落到实处,形成了独具风景的警校校园文化。通过抓有形促无形,也进一步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本文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