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管理系实施学生“三自”管理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时间:2007-04-20设置

  
    在学院党委正确领导和各部门大力支持下,信息技术与管理系在新生中队 积极推进学生“三自”(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管理试点工作。自 3 月 21 日 开始,通过近一个月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建章立制、健全机构
    1 、 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
    该系领导高度重视学生“三自”管理工作,在实施学生“三自”管理工作之前,系总支书记李恩兵牵头制定了学生“三自”管理工作实行方案以及学生群体素质测评实施办法,并在大队学管例会上开展讨论,对评价内容的可操作性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为了确保群体素质测评顺利开展,成立了以大队长为组长,团总支书记为副组长,学生会主席、纪检部长、副部长、卫生生活部部长、学习部部长为成员的测评领导小组,分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区队考核工作。
    2 、 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
    在常规工作管理中,实行一级抓一级,逐级对上级负责的责任制。即大队长、团总支书记工作对系党总支书记负责,中队长工作对大队长负责,队长工作对中队长负责,区队委、团支部工作对队长负责,班长工作对区队长负责,团支部工作对团总支书记负责。在健全岗位负责的基础上,各责任人依据各自的职责,充分调动积极性,开拓创新,因时制宜,灵活高效地开展管理工作。
    二、明确方法、落实行动
    1 、建立班务会制度
    “班”根据每个区队的人数以及学生寝室分布情况进行设立,每个区队设有 4 到 6 个班,每个班 8 至 10 人。周日晚上在教室上完第一节自修课后,由各班班长组织在寝室召开班务会。班务会内容形式多样化,可以讨论学习生活,或讨论管理的,也可以学习学院领导讲话及学院有关文件等等,做到有步骤、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开展。班务会上鼓励每个学生踊跃发言,以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合说话的胆量和勇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演讲口才。其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在班务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调节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求学生每周进行小结,针对“三自”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剖析,落实整改措施。班务会由轮值的学生做好发言记录,最后由班长进行一周点评,表扬班里好人好事,有针对性地提出下一周应该注意事项。经常性的班务会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班会是有组织的学生思想交流渠道,对学生的成长和养成良好的学习、守纪习惯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能有效唤起同学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觉意识。
    2 、寓教育于训练之中
    根据“铸警魂,强技能,重实战”的要求,该系注意到警察院校的训练与教育应该是相通的。训练是教育的载体之一,教育也应寓于训练之中。在学生列队指挥上, 过去的做法只是少部分学生干部轮流队列指挥,这对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不利,因为它只是培养了少数学生干部掌握队列指挥的技能,大部分学生没机会得到锻炼,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在试点工作中该系进行了改革。比如 :以班为单位开展队列晨练,每个学生轮流担任指挥员,挖掘了他们的内在潜力,培养了每个学生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的角色意识,既提高了每个学生的指挥能力,也增加了同学们的竞争意识。 实践证明,自 从 采取了轮流队列指挥之后,每个学生在训练场上相互配合更加默契,争当指挥员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过去那些在队列训练中,不够认真的学生,在轮流指挥的推动下,不仅自己严格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这种寓教育于训练之中的方法使每个学生得到了锻炼,增强了集体观念,突出了团队的凝聚力;根据大学学生“三自”管理的特点,提供了 每个学生参与公平、公正民主管理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注重引导、严格管理
    1 、狠抓学风建设,提高学生自控能力
    中队是贯彻落实学生“三自”管理的中坚力量,在学生常规管理中起着主要的作用。
在试点工作中,该系积极探索,有的放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抓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如:中队学管干部经常放弃双休日休息时间,对区队委、班长进行管理理论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思想教育、军事技能培训、召开座谈会、有针对性学习等活动;对违纪学生进行谈话沟通,并组织起来进行统一的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中队长、队长经常碰头研讨学生管理工作,达到思想认识统一。同时巡查早、晚自修学生在教室学习情况,坚持听课制度,走访学生寝室等,通过多方面、多渠道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动态,对学生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正确引导系学生会、区队干部开展各项检查落实工作。在常规管理中发现少数学生学习自控能力较差的,就及时进行思想沟通,并为自控能力欠缺的学生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学习。对外省籍基础稍差的学生,帮其分析原因,引导他们与成绩优秀的同学多交流沟通,并且采用互相帮助的办法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兴趣,促进共同进步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
    2 、以生为本,以情带生
    学生 能否健康成长,其关键因素在于教育工作者本身的素养。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什么样的将就能带出什么样的兵。学院基层学生管理实行系总支、大队、中队三级管理体制,而中队长、队长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加强中队干部的政治素养尤显重要。为此,该系提出:规范学生警务化管理行为,首先要规范干警自身警务化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从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入手,既明确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更把学生看成是亲人、朋友,真诚相待。要 以生为本,以情带生。 针对在平时警务化管理中出现违纪的学生,跟其谈话沟通时坚持“三先”原则:“管事先管人、管人先管心、管心先知心”,处理师生之间关系时要具有耐心、爱心、责任心。当学生来办公室谈话时,可以请学生先坐下来慢慢地谈,以聊天的方式进行沟通。首要是了解学生思想动机,稳定学生情绪,掌握学生遇到的困难等情况,不但要做到知其所想,知其所急,知其所需,同时还要充分相信同学们都有一种高尚的理想追求目标,有一种强烈的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愿望。每次谈话之初,都先给学生一个解释和申诉的机会,做到主动、热情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谈话中要以情感化学生、以理说服学生、以爱心引导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通过学生本人的述说,从而了解具体实际情况,帮助学生一起分析原由,指出问题存在根源,用平常心、 公正心来善待每位学生,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到他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离不开组织上的关心和爱护。在交流过程中,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用客观公正的心态,去赢得学生的信任。
    四、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通过一系列的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通过让每个学生进行队列指挥尝试,既使每个学生得到很好锻炼,掌握了一定技能,又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晨训中表现尤为突出,做到了以区队为单位整齐带出校门,整齐带回;跑步行进中,做到队形、排面整齐统一,口号响亮有力,较好地展现了警院学生的良好风貌。
    2 、课堂纪律、早晚自修纪律得到明显好转,同学们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学风有了较大的改变。
    3 、内务卫生,做到内务整齐统一,尤其是被子折叠、物品摆放上有了新的起色。
    4 、实行轮流做班会主持与记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总之,通过改革与创新学生“三自”管理工作,同学们对自身严格要求的必要性、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责任感和荣誉感得到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能力和警事技能得到进一步锻炼,学风有了较大转变,为创优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五、 对进一步深入开展班务会工作的探索思考
    1 、坚持班务会制度毕竟只是在一个中队进行试点,在实践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下一步应该继续摸索经验,加强宣传,特别要加强与该系中队之间、上下级之间以及职能部门的沟通,使试点工作得以更好、更广泛的开展。
    2 、班务会应该成为学生“三自”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长效机制,要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方面来抓,上下联动,齐心协力,步调一致,从而达到学生“三自”管理工作的预期效果。
    3 、学生管理干部要正确引导学生开好班务会。引导学生不仅本身应具有良好的品德素养和知识能力,同时还要在班务会上“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担当起“三自”管理的责任,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