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概况

信息技术与管理系简介

信息技术与管理系成立于20015月。目前,信息技术与管理系开设5个专业各具特色分别是司法信息安全专业(警察类)、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社会类)、密码技术应用专业(社会类)、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社会类)和司法鉴定技术专业(社会类

司法信息安全专业设于2004年,是国家示范专业、国家“双高计划”专业、浙江省特色专业和浙江省高校“十三五”优势专业,是全国该专业教学标准的主要起草者,是全国司法技术类专业目录修订的主要参与者,是国家职业本科“智慧监所技术与应用”专业设置的论证主导者。主要培养监狱信息化一线干警,以现代学警制试点、专监合作培养、实战化教学、行业培训为主要特色。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设于2019年,是浙江省双高建设专业,主要培养信息安全工程师、等保测评工程师等技术人才,长期践行“课证融合,考证促学”“训赛结合,以赛促训”“团学合作,教学合力”等理念,依托浙江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协会,杭州安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安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市网络安全研究所等企业形成了“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密码技术应用专业设于2022年,是被教育部列为密码技术应用方向的试点(全国共10所),浙江省唯一开办院校。2020年,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新增密码技术应用专业的论证工作。受教育部专家委托,我院向教育厅备案了密码技术应用新专业。2021年,密码技术应用专业被新增到“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了专业目录论证及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密码技术应用专业简介”的撰写工作。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设于2024年,旨在面向各类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移动应用设计、开发、测试、运维、技术支持等职业群,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专业对照不同的岗位技能发展路线,设计了Android工程师、移动Web工程师、Java开发工程师、鸿蒙应用开发工程师等课程模块,设置了模块化课程体系。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东华软件股份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安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数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积极服务学生人才培养全过程,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司法鉴定技术专业:设于2024年,是浙江省唯一的高职司法鉴定技术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司法鉴定机构、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检验检测实验室等从事笔迹鉴定、文件鉴定、痕迹鉴定等项目检验鉴定助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学生就业方向和行业应用领域,坚持“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以浙江省司法鉴定协会为纽带,与杭州明皓司法鉴定所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课题合作研发、实践与就业等方面与行业深度合作,形成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师资情况:截至20249月,信息技术与管理系有教职工51名。其中,警察编制26名,占50.98%,非警察编制25名,占49.02%。专任教师34名,占66.66%,学管干部9名,占17.65%,行政教辅人员8名(含系领导2人),占15.69%。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13人,讲师(含工程师)17人,博士5人,双师型教师30人。本系教师先后有1人入选省“151人才”第三层次人才,4人被评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被评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十大百优”优秀人民警察和省级优秀教师。

学生情况:信息技术与管理系现有在校生1088名,其中2022级学生341名,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174人,司法信息安全专业83人,密码技术应用专业84人;2023级学生317名,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168人,司法信息安全专业81人,密码技术应用专业68人;2024级学生430名,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159人,司法信息安全专业70人,密码技术应用专业73人,司法鉴定技术专业39人,移动应用开发专业89人。

实训条件信息技术与管理系现有信息安全实训管控中心、监狱信息与密码技术应用实训室、网络安全实训室、网络互联实训室、信息安全综合实训室、软件安全测试实训室、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室(一)、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室(二)、移动智能应用与开发实训室、法证信息技术实训室、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实训室、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室(三)、警务信息技术实训室、密码工程技术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等15个校内实训场所,建筑面积1679平方米,工位数达到707个,设备总值1739.68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超过3万元/生。本系的实训基地作为学院实训基地的一部分曾先后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并曾获得中央财政和省科技厅的专项重点支持。司法信息安全实训基地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