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大硕果——警校生假期调查研究开展学术探索实践

发布者:全国职教联盟发布时间:2025-03-31浏览次数:10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大学生假期研学活动出硕果,监信241区队 司法信息安全专业金小姚同学任主持人的调研小组,在邓潮荣老师指导下,一年来收集了2024年度258公开的女性罪犯因孕哺暂予监外执行刑罚变更刑事决定书结合专业开展调查研究,撰写了题目为《因孕避刑调研报告——以2024年度258份女性罪犯因孕哺暂予监外执行刑罚变更刑事决定书为例的调查报告,该调研项目被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学生创业发展中心列为“学生创新三年培育计划”重点项目 

 


我国法律对孕妇设有特殊保护但同时因为部分女性罪犯的行为引发了一定争议《刑法》第49条,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65条,对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若为怀孕或哺乳期妇女,可暂予监外执行这些相关规定旨在保护母婴权益,但也为部分罪犯提供了逃避刑罚的空间,引发了公众对法律漏洞的质疑。

2024级信息技术与管理系高考录取状元金小姚同学组织本校同学孙琰懿葛婧涵、朱盛冉、吴锁秀、陈李镭等组成调研团队;聘请浙江警官职业学院郏孙勇教授、孙培梁教授、吕韩飞教授,浙江省第四监狱原副监狱长朱泳,广州女子监狱政委陈萍,主任律师徐奕君,台州司法局王法贵老师等为行业指导专家,利用GPT和DeepSeek等先进科技,收集信息调查研究开展学术实践。

调研小组收集了7018份女性罪犯因孕哺暂予监外执行刑罚变更刑事决定书选择2024年度258份判决书开展研究,对258个孕哺暂女性罪犯的籍贯、年龄、犯罪类型、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是否累惯犯等开展分析,并调查研究对比外国对于类似案例的处置方式,最后针对以上现象提出相关具有一定可行性,并且亟待实践检验的解决方案。

    在国家开放生育政策的背景下,如何保护母婴权益的同时防止法律被恶意利用,这个司法实践中的难题也是热点值得长期跟踪调研。